IOCAS-IR  > 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LGM以来巽他陆坡区海洋环境对高纬气候演化事件和 全球海平面变化的响应
郝鹏
学位类型硕士
导师李铁刚 ; 常凤鸣
2014-05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学位授予地点北京
学位专业海洋地质学
关键词快速气候变化 南海西南海区 海平面 东亚季风 热带辐合带
其他摘要    详细研究低纬海区古水文环境的演化模式及其与高纬地区的联系,对于千百年尺度快速气候变化机制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以南海西南巽他陆坡CG2岩芯为材料,通过浮游有孔虫Globigerinoides ruber壳体的δ18O和Mg/Ca重建了近24 ka以来的表层海水温度(SST)和盐度(SSS),结合沉积物粒度和浮游有孔虫定量统计数据重建了末次盛冰期(LGM)以来南海西南海区上部水体环境的演化历史。
    结果显示,在YD、H1、8.2ka冷事件期间,巽他陆坡区盐度变高,浮游有孔虫暖水种丰度减少,温跃层变浅,沉积物砂和粉砂含量增加,粘土含量减少,平均粒径增大,而B/A暖期以及YD事件后期的响应特征正好相反。相比开放大洋末次冰消期的缓慢变暖,南海西南海区Bølling早期以及YD事件后期升温迅速,且H1期间具有明显的降温,幅度达1.5℃,是典型的“格陵兰式”升温。快速气候变化期间,ITCZ南北的纬向移动,造成东亚冬季风和夏季风的反向突变,使得东亚季风影响下的南海南部海区在冷事件的变冷以及末次冰消期的快速转暖在时间相位上几乎与格陵兰冰芯的记录一致。LGM期间海平面降低,水系发育,表层海水盐度比现今低1.15 ‰。冰消期,海平面变化和东亚夏季风的强弱变化造成了海水盐度频繁的波动,通过对盐度变化做频谱分析,发现了全新世以来南海南部海区660年的夏季风演变周期。在H1、YD期间,东亚夏季风突然减弱,盐度变高,B/A暖期夏季风增强,盐度变低,比较发现在这些气候事件期间东、西太平洋站位的盐度变化特征几乎是一致的。LGM以来热带西太平洋海区的上层海水环境变化与热带辐合带(ITCZ)的纬向移动及其相关的东亚季风异常有密切联系。
语种中文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条目标识符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8010
专题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郝鹏. LGM以来巽他陆坡区海洋环境对高纬气候演化事件和 全球海平面变化的响应[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14.
条目包含的文件
文件名称/大小 文献类型 版本类型 开放类型 使用许可
LGM以来巽他陆坡区海洋环境对高纬气候演(2987KB) 限制开放CC BY-NC-SA浏览
个性服务
推荐该条目
保存到收藏夹
查看访问统计
导出为Endnote文件
谷歌学术
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郝鹏]的文章
百度学术
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郝鹏]的文章
必应学术
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郝鹏]的文章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文件名: LGM以来巽他陆坡区海洋环境对高纬气候演化事件和 全球海平面变化的响应-郝鹏.pdf
格式: Adobe PDF
此文件暂不支持浏览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